巢虫防治最有效的方法
巢虫是蜡螟(蜡蛾)的幼虫,有大、小两种,主要危害巢脾,故叫巢虫。巢虫钻蛀巢脾时,以吐丝连缀粪粒作小隧道,不易找到它,因此有入把巢虫叫“绵虫"或。蛀脾虫”。
大巢虫体长3厘米,小巢虫体长2厘米,多发生在弱群,生活在巢脾里,蛀食蜡质,花粉和蜂蜜,毁坏蜜蜂的虫、卵和蛹。蛹受损坏以后,头部变白。在华北地区,巢虫从早春到晚秋都能在巢内活动。
巢虫每年可以发生三代。大巢虫以老熟幼虫在巢箱角缝或框梁内结茧越冬。小巢虫也以老熟幼虫在框梁缝隙和隧道中过冬。蜡螟白天隐藏在荫蔽处,晚上潜入蜂巢产卵。大蜡螟每只可产卵1-135粒。小蜡螟每只可产658粒。卵初呈乳白色,后转为黄褐色。
不同蜂种对巢虫的抗性不同。意大利蜂驱赶巢虫的能力较强,中蜂则抗性很弱,常会因巢虫的危害而弃巢逃走。
在防治巢虫上,考虑到巢虫多发生在弱群和不清洁的蜂群内,所以应饲养强群,经常清除蜂箱内的残渣和蜡质,经常保持蜂多于脾,不断更新陈旧的巢脾。发现巢虫以后,提出被害巢脾,把蜂抖掉,用镊子顺着隧道找到巢虫的幼虫。
为了帮助蜂群抵御巢虫危害,蜂箱四壁的缝隙用纸糊严,使蜡蛾无藏匿和产卵之处。蜂巢的空余巢脾要及时抽出.使工蜂有足够的能力照顾所有的巢脾。尽量采刚新巢脾,剔除
老旧巢脾,在巢虫发生季节,应随时清除箱底垃圾,使巢虫无藏身之地。还要及时扑杀蜡蛾。
被巢虫侵害的巢脾,查出隧道后,用镊子将巢强吏出杀死,或将巢脾放存凉水中浸泡,也能把巢虫杀死。
暂时不用的空脾可用硫磺熏蒸杀煦;然屙保存在清洁干燥的室内。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℃以下。巢虫危害严重的巢牌,应作化蜡处理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三种常见的春季蜜源植物
- 巢虫防治最有效的方法
- 怎样训练蜜蜂采主要的蜜源?
- 中蜂怎样取蜜?中蜂的取蜜技术方法
- 老蜂农告诉你紫云英蜂蜜的神奇功效
- 葵花蜜的取蜜注意事项
- 评价四
- 中外摇蜜机的发展史
- 老蜂农传授的蜜蜂巢脾的修造方法
- 如何防止蜂蜜的污染和蜂蜜的分类
- 评价五
- 案例展示三
- 判断新蜂王被蜂群接受的方法
- 案例展示五
- 为什么要转地放蜂?转地放蜂是时间是什么时候